美国非裔死亡引发全球抗议,我们该给孩子补上这一课!
不仅要让学生们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传统,并且要培养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冲突,富有同理心和反思能力,相互尊重地交流以及考虑到对更广泛环境的影响。
文|余菲雅
编|Amy
年仅46岁的非裔美国人乔治·弗洛伊德惨死于警察暴力后,抗议游行已在至少40个国家中爆发,横跨6大洲,引来了无数人的关注,也引起了中国媒体上的热论。
这次游行有个关键词,“Systemic racism”,即系统性歧视。它意味着问题并不出在某一个人的种族歧视理念上,而是社会政策中系统性的压迫。这也是为什么一位黑人的死亡在美国乃至全球引起轰动的原因。
系统性种族歧视到底是什么?
系统性种族歧视在美国有多严重,是种什么样的现象?引人热血沸腾的“美国梦”不断的提醒着我们,努力总能给我们带来财富和成功的,也是这个梦让许多人把黑人的问题归根为“懒”和“傻”。事实上,美国500多年的系统性歧视才是罪魁祸首。
假如我们将黑人与白人放在一个田径场里,比赛接力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从1492年欧洲人踏入美国土地起,白人就不断的积累财富,获得教育,攀登社会地位,一代一代的将接力棒传给下一代。黑人作为奴隶,不得接受教育,不得拥有财产,在前四百年从未离开起跑线。
到了1865年,奴隶制解除,黑人的赛道上却出现了很多“坑”——好不容易成为美国公民,应有投票权的他们,却因为某些法律要求投票者需交一笔费用或投票者的爷爷需受过教育,导致能投票的黑人寥寥无几,政治家也因此全然不顾黑人的权利。观众们却无视着赛道上的“坑”,无情地辱骂黑人,使其即使获得了自由也不能“跑起来”。
直到1964年,黑人才能跟白人一起踏入同一所学校,同一家餐厅,与他们同时出现在公共场所。这时,观众又发出了质疑:“你们都有了享用同样机会的权利,为什么黑人还是追不上?”事实上,黑人的路上依旧铺满了障碍物,比如,种族偏见导致一封同样的简历在名字听起来像黑人的情况下,比有着白人名字的同样简历少了一倍多的关注。
时至今日,非裔遭遇警察暴力执法致死,在美国并不罕见。2014年加纳(Eric Garner)因售卖没有印花税票的香烟被逮捕后死亡;同年另一名青年布朗(Michael Brown)因没有走人行道被警察击毙。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分析调查显示,约1000个黑人男子中就有1人会死于执法行动,比例为白人的2.5倍。在美国黑人男子中,有1/3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进入过监狱。黑人现状的不公平体现在收入、就业、教育等方方面面,而弗洛伊德惨死只是一个再次的警告。
面对警察暴力,美国人的反应
事情爆发后,笔者的社交媒体中圈子里出现了几乎清一色的平权宣言。大部分的美国学生都在科普黑人面对的压迫,转发学习的资源,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鼓励大家捐款给慈善机构。
虽说大家都是为了化解对黑人的压迫的共同目的,社交媒体上的行为还是有些争议。6月2日的 Blackout Tuesday试图鼓励大家花一天的时间反思种族问题,这一天有超过两千九百万人在社交网站上发布全黑的照片,场面壮观。
他们用这种行为表明对死者的默哀和对种族歧视的谴责。然而,有许多人批判此次的活动,认为发一张黑色的,不带任何言论的照片并不能为黑人群体做出什么贡献,反而有可能淹没了网站上其他的重要信息。
还有,许多宣扬平权的同学都是白人或其他有色人群。解铃人还需系铃人——想要停止对黑人的压迫必须要白人发声,主动反对社会政策的不公正。但是当白人或其它有色人群在发表立场时,难免因为不够了解黑人群体,好心办了坏事。为了想要为黑人打抱不平,他们砸警车,在商铺涂鸦,可有些黑人说,这些暴力摧残行为最后都会算在他们头上。想要帮助黑人群体的白人或其它有色人群应该平衡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不为他们带来麻烦,也不会将他们自己的声音淹没。
各个组织也在积极地表明立场,谴责警察暴力,与抗议者站在一起发声。许多人并不满足于组织发表的文字,要求他们公布自己反歧视的行为和结果:公司高层中里有多少员工是黑人?公司有没有重视种族歧视言语的管制?公司是否为黑人利益相关的慈善机构捐过款?
阿迪达斯在上周发布反种族歧视的宣言后,员工们反映公司只说不做,其实多次无视歧视言语,还在某一款产品设计的方案里添加了美利坚联盟国(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美国内战时坚决保护奴隶制度)的国旗。
面对着员工的不满,阿迪达斯宣布将2千万美金的巨资投入服务黑人,也会在接下来的四年招聘中保证黑人和拉美裔的比例超过30%。
初到美国,平权意识的缺乏
中国学生普遍对种族、性别、宗教等概念比较陌生,也没有太多平权的意识。
笔者从中国的国际高中毕业,没想到刚录取了美国大学,就在新生群里遇到了问题。笔者无意间对一位同学说的 “Thanks girl”竟惹恼了TA。后来才得知这位同学生理性别为女,认知性别为男。
但即便如此,笔者当时还是不禁感叹他有些太敏感了,对并无恶意的言语反应过激。踏入校园,结交到性少数的朋友后才发现这种无意的言语也可以有很大的伤害,从而学会在初识朋友时,应该先了解他们愿意怎么被称呼。
在这次的游行中,也有许多观念笔者当初认为有些匪夷所思。比如,为什么要说“Black lives matter”而非“All lives matter”呢?
这其实就好比在班里有一个孩子摔倒了,大家会尤其关注这个孩子,而不是大声地宣扬所有孩子都一样需要帮助。种族的压迫也一样。
并不是说所有人的命不是重要的,而是黑人的生命现在相比其他种族更受到了警察的压迫——美国的警察暴力事件中有22%的受害者都为黑人(黑人占美国人口的13.2%)。
在校园慢慢了解社会问题
在了解社会问题的路上没有捷径,也没有一本能教会你一切的“圣经”。只有通过不断地尝试,甚至不断地犯错,不断地被纠正,才能增加对各个社会群体被压迫的了解。
我的大学会为新生在第一学期举行一系列的讨论,确保我们能够适应美国校园的同时,避免对他人的伤害。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小游戏其实便是认识到自己的特权。在小组环境中,组织者列举了一系列的特权,例如“我的第一语言是英文”,“我晚上可以放心的在街上走路”,“我有个健康完好的身体”并让有这些特权的人向前一步。
这个活动的目的并不是让任何人为自己所拥有的特权感到惭愧或自卑,而是清晰地让同学们认识到所有人都会有其他人没有的特权,也会缺乏其他人都有的特权。而这些特权让我们从出生就在不同的起跑线上了。
假如我是一个在美国的白人,我不用担心去商店被怀疑是小偷,不用担心晚上散步时旁边的人都快速逃走,也不用担心警察因为我的种族而枪毙我——这,就是特权。
我们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权利可能让成功来得更轻松。如果学生们不去认识和面对他们所拥有的特权,就会在隐形地支持着歧视的社会制度,继续压迫着少数人群。因此,学生们应当学会消除他们的理所当然感,承认自己的特权,因而努力地改善社会制度对某些群体的压迫。
为什么应该从小就
培养国际学生的全球素养?
笔者深信在美国感到对社会问题不够了解的不止自己一个,而是国际学生的普遍现象。笔者在辅导一位在上海读国际学校的七年级学生,针对现在美国的游行给她布置了一篇关于如何缓解种族歧视的文章。
没想到,这位学生对种族歧视毫无概念,一口否决了种族歧视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的确,生长在中国的孩子可能很少有机会受到因为自己种族而带来的攻击,可这不代表这种问题不存在。特别是在国际学校的环境中或者学生出国后,不懂得面对这些社会问题是万万不能的。
还有一位同学也就读于同一所学校。她是黑人,父母搬到上海来工作。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她都能感受到其他人对她的区分待遇——不论是不愿与她交谈,问她一些挑衅的问题,或者甚至直白地告诉她,她在这儿并不受欢迎,她都深深地体会到肤色在她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从此可见,种族歧视依旧扎根在我们的社会中,只是生为主流肤色的人无意或有意地选择不看见,不关注,继续压迫其他肤色的群体。
其实培养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应该是大部分国际学校的宗旨之一。学校会经常举办文化展览,评鉴哪个国家的美食更加诱人,挂满五颜六色的国旗,把一个文化中最光鲜亮丽,最正能量的那一面展现出来。这固然没错,也能很好地鼓动学生去接受并包容多元文化。
可是,许多学校缺少的便是展现社会中的矛盾。
学生们品尝了新西兰美味的鱼与薯条,可他们或许不知道这背后体现的英国殖民主义以及现在仍存的毛利土著人矛盾。学生们认识到了大英博物馆中收藏的各类奇珍异宝,却也许不知道大多数展品都是从别国掠夺来的。
国际学校不应该让学生们停留在异域文化的表面,而是要让他们更深层地意识到各个社会的特点以及问题,从接纳分析而不是指责反对开始,一步一步地培养跨文化理解、沟通与合作能力。
国际学校可以做什么?
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分析以及批判
国际学校可以采取最直接的行动便是开启关于社会问题的讨论。不论是通过增添课程、举办活动、或布置项目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到问题的根源、进展和影响。
个别学校已经开始引入此类课程了。以WLSA复旦为例,12年级学生会上一节“美国社会融合与差异“课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在美国因种族,性别,和宗教产生的问题。
比如针对引起美国游行的警察暴力事件而言,老师可以用讲解数据、历史事件等方式让学生们先了解问题的背景及严重性,再鼓励学生思考:
“美国警方自称是为了防卫而开的枪,有错吗?”
“黑人犯罪率高可能有哪些原因?”
“警方遇到危险时,除了开枪,是否有更好的选择?”
......
通过深度学习、自我反思,和与同伴的辩论,相信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获取从未想过的角度,更加深入地思考社会问题。
除了以上课的方式,学校还可以邀请毕业生来分享他们在国外上大学中的经历。上海协和国际学校就采取了这个方法,由国际学生来讲解他们在大学更深入的了解了哪些问题,与同学们都有着怎么样的讨论,并且如果能回到高中,能采取什么措施提高自己的国际视野。
鼓励学生用 project-based learning 自己探索感兴趣的社会/政治话题
从学生兴趣出发,让他们寻找社会上的问题,自己学习背景知识,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及意见,并采取行动。笔者在读高中时,参加了许多有着相似意义的活动:在模拟联合国里为全球难题提出方案,在辩论赛中分析政策的短板,也在创新大赛中,遵循 “Think Big, Do Small”的宗旨,实施改良社会问题的具体行动。
这些活动应该在国际学校的体制内更加系统化地呈现给所有学生,让学生们了解社会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辨的宝贵能力。
少见多怪:在课程中加入来自少数人群的的书、电影和音乐
怪是因为不知,不知是因为不见。大部分国际学校学生们日常的交流只限制与其他中国人和欧美外教,甚至出国后还是保持朋友圈都是留学生的状况。他们对少数人群的文化了解太少,也可能因此难以接受。
部分学生会通过国外的书和影视作品来了解其他文化。不过,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表明,美国的儿童书中仅有22%是以有色人种为主人公的。同样,女性,非美裔,以及同性恋者在书中的出现也较少,而且常常作为配角出场。
所以,教师们应该有意的选择一些多元视角和价值观的文艺作品让学生们赏析,在帮助他们了解其他文化的同时,也加强对深层社会问题的思考。
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差异固然不会消失,但这不应成为偏见和歧视的借口。无论是否出国,我们的孩子都需要具备跨文化的沟通、理解和协作能力,需要消除由于信息茧房和自我中心导致的无知和盲区,这是全球化时代人才发展的必经之路。
为了孩子的前途,家长们竭尽全力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无可厚非。然而,近日由于海内外新出台一系列公告,譬如“澳洲留学预警”、“美国禁止部分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入境”等,这让原本因疫情变得焦虑的留学生更加困惑和不安。为了缓解信息的不对称性及为大家答疑解惑,由顶思举办的“国际升学指导峰会”重磅来袭!届时,我们会邀请海外知名招生官、官方考试局和机构为大家详细解读海外大学录取和招生政策。
峰会详情见下方海报
欢迎扫码报名
往期精选
一个精英的诞生,家庭因素有多大?
库克致“后浪”演讲:打造充满未知的更好未来
留学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吗?
留学生态巨变,你准备如何迎接挑战?
留学热“退烧”,创新学校的校长们却说机遇大于挑战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